工业与城市固体废弃物建材资源化利用科研团队

网站首页 / 师资队伍 / 在职教师 / 按团队 / 工业与城市固体废弃物建材资源化利用科研团队 / 正文

王晨霞
时间:2025-07-10 10:15   点击数:



王晨霞,女,1977年09月生,内蒙古集宁人,中共党员,博士,教授,拉巴马大学(美)访问学者,研究生导师。

特长:英文教学及学术报告

现任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ISIS)系统评议专家;

《应用力学学报》《中国科学与技术学报》编委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土木工程学报》、《建筑结构学报》、《工程力学》等国内外知名期刊评审专家;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再生混凝土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

中国水利学会、中国水力发电学会岩石混凝土断裂委员会委员

中国硅酸盐协会固废分会建筑固废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钢结构协会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委员;

内蒙古自治区建筑业协会专家委员;内蒙古自治区标准化科技专家,内蒙古自治区节能协会专家员,自治区级精品课程《结构力学》成员。

包头市建筑协会专家委员;包头市建设工程协会专家委员;包头市危大工程论证专家。

1、学习、工作简历

1997年9月~2001年7月,就读于甘肃工业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系,并于2001年7月毕业于甘肃工业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

2003年9月~2006年12月,就读于伟德国际唯一建筑与土木工程系,研究方向为工程项目管理,并于2006年12月毕业于伟德国际唯一结构工程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

2010年4月~2015年4月,就读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土木工程系,研究方向为再生混凝土耐久性,并于2015年4月毕业于道路与铁道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

2019年4月20205月,就读于美国亚拉巴马大学工程系,研究方向为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并20205获得国家教育部访问学者留学证明;

2001年7月~今,在伟德bv1946土木系从事结构力学、房屋建筑学等课程的教学及再生混凝土耐久性科研工作。

2研究方向、科研成果

再生混凝土及其耐久性的研究:再生混凝土的配合比、力学性能及其工程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再生混凝土与锈蚀钢筋黏结性能及其工程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再生混凝土冻融损伤后与钢筋黏结性能及其工程数值模拟方法研究。

钢渣混凝土及陶粒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与耐久性。

[1] 实用新型专利:ZL 2019 2 0506324.0-可直接测量粘结面上粘结性能的PEC型钢混凝土试样结构

[2] 实用新型专利:ZL 2018 2 0841949.8-一钢筋混凝土梁复合加固结构

[3] 实用新型专利:ZL 2013 2 0597726.9-拉拔试验位移测定机构

[4] 实用新型专利:ZL 2013 2 0598275.0-混凝土半梁式粘结试验加载端位移测定机构

[5] 实用新型专利:ZL 2013 2 0355592.X -蒙皮式风力发电机塔架

3承担的科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碳化再生骨料混凝土退化机理及其与锈蚀钢筋黏结本构关系(52368024),2024-2027主持

[2] 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锈蚀钢筋与再生混凝土粘结滑移性能的梁式试验研究与有限元分析(2016MS0547),2016-2019主持

[3] 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钢筋锈蚀后与再生混凝土粘结滑移性能的梁式试验研究(NJZY159),2015-2017。主持

[4] 包头市科技局科技计划项目: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混凝土及构件受力性能研究(2014X1009-1),2014-2015。主持

[5] 包头市科技计划项目:再生混凝土的技术性能及经济效益分析(2012S2005-1-8)2012-2014。主持

[6] 横向课题:建筑垃圾综合应用2022-2024主持

[7] 横向课题:高炉矿渣制备路面砖技术的应用研究2023-2025主持

[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内蒙古盐碱地区冻融循环后钢筋与再生混凝土黏结性能及计算模型研究(51868061),2019-2022。第一参与人

[9] 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钢筋锈蚀后与再生混凝土黏结滑移性能的试验研究(2014MS0551),2014-2016。第一参与人

[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严寒与寒冷地区塑钢纤维轻骨料混凝土抗冻耐久性研究(51368042)2014-2017第二参与人

4代表性论著

[1]Chenxia Wang, Yangsheng Zhou, Fubo Cao*, et al. Bond behavior between section steel and concrete in partially encased composite structural members, J.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2023, Vol. 400:132521. (中科院I区TOP期刊)

[2]Fubo Cao, Jialong Song, Chenxia Wang*, et al. Local bond behavior of partially encased composite steel and recycled concrete structural members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2025,Vol. 482: 141626.SCI一区TOP

Xutong Huang, Tian Su, Jinxu Wang, Fubo Cao*, Chenxia Wang*. Bond Performance of Corroded Steel Reinforcement and Recycled Coarse Aggregate Concrete after Freeze-Thaw Cycles. Sustainability, 2023, Vol. 15(7): 6122. (SCI三区)

Huaiqin Liu , Chengjian Liu , Jing Wu , Yanjiao Gao , Jianwen Shao , Chenxia Wang , Tian Su *, Fubo Cao *, Weishen Zhang , Qifan Yang , Yutong Li. Preparation of High-Belite Calcium Sulfoaluminate Cement and Calcium Sulfoaluminate Cement from Industrial Solid Waste: A Review. Sustainability,2025, Vol. 17(10): 4269. (SCI三区)

Jiahui Li, Ting Wang, Chenyu Du, Chenxia Wang, Fubo Cao, Tian Su. Multi-faceted assessment of microbial-reinforced recycled brick aggregate concrete [J].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24, 497: 154481.SCI 一区)

Guiying Tan, Shangwei Gong, Ting Wang, Meng Li, Jiahui Li, Xiaoyu Ren, Weishen Zhang, Chenxia Wang, Fubo Cao and Tian Su. Mechanical damage and freeze-thaw damage of concrete with recycled brick coarse aggregate[J]. Sustainability, 2024, 16(13), 5643. (SCI三区)

Shenao Cui, Ting Wang, Shangwei Gong, Xiaoyu Ren, Meng Li, Tian Su, Zhenyu Tan, Fubo Cao, Bangxiang Li. Strengthening Effect of Nano-materials on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and Microstructure of Recycled Brick Aggregate Concrete[J]. Materials Science (MEDŽIAGOTYRA). 2024, 30 (2): 239-247. (SCI四区)

Shangwei Gong, Ting Wang, Md Mahmudul Hasan, Xuefeng Mei, Zhenyu Tan, Tian Su, Fubo Cao*. Effect of polypropylene fiber and nano-silica on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and frost resistance of recycled brick aggregate concrete [J]. Nanotechnology Reviews, 2023,12(1): 20230174. (SCI二区)

Shenao Cui, Ting Wang, Zhaochuan Zhang, Xiao Sun, Jiahui Li, Weishen Zhang, Bangxiang Li, Tian Su, Fubo Cao*. Frost resistance and life prediction of recycled brick aggregate concrete with waste fiber [J]. Reviews on Advanced Materials Science, 2023, 62(1): 20230154. (SCI 四区)

Tian Su, Chenxia Wang, Fubo Cao Zhenghao Zou, Chunguang Wang, Jun Wang, Haihe Yi. An overview of bond behavior of recycled coarse aggregate concrete with steel bar[J]. Reviews on Advanced Materials Science, 2021, 60(1):127-144. (SCI四区)

[11] 王晨霞,罗菲,曹芙波,等. 冻融循环后钢筋与再生混凝土黏结滑移性能及本构关系[J].建筑结构学报,2021,42(06):214-222.(EI 收录)

[12] 王晨霞,刘路,曹芙波,等.冻融循环后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20,41(12):193-202.(EI 收录)

[13] 王晨霞,杨宇豪,曹芙波,等. 生态修复再生混凝土抗冻性能试验研究[J]. 建筑结构,2020,50(15):80-84.(CSCD 收录)

[14] 王晨霞,刘,曹芙波,等. 冻融-碳化耦合作用下矿渣-粉煤灰再生混凝土试验研究[J]. 建筑结构,2020,50(15):85-90.(CSCD 收录)

[15] Wang chenxia, Li Fengyun, Hou Yuliang.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Bond Behavior between Recycled Concrete and Rebar[J]. ASCE, 201423(5):926-930.(EI 收录)

[16] 王晨霞,吴瑾,陈志辉. 钢筋与再生混凝土黏结滑移性能的试验研究[J]. 土木工程学报,2013,46(S2):225-231.(EI 收录)

[17] 王晨霞,唐磊杰,曹芙波,等. 再生混凝土冻融循环后与钢筋拉拔试验研究[J]. 建筑结构,2018,48(09):97-102. (CSCD 收录)

[18] Chenxia Wang, Longgang Liu. Technical Properties and Economic Feasibility of Recycled Concrete[J]. Advances in Energ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2, 291-294(4):2698-2701.(EI 收录)

[19] Wang chenxia. Experimental Study on Bonding Properties of Recycled Concrete[C]. The 12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tructural Engineering, 2012.(Istp 收录)

[20] Wang chenxia. The Reliability of Workshops by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C]. The 11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tructural Engineering, 2011.(Istp 收录)

[21] 王晨霞,魏宏刚,吴瑾,等. 钢筋再生混凝土的粘结滑移试验研究与数值模拟[J]. 广西大学学报,2013,38(04):996-1002. (CSCD 收录)

[22] 李斌力乙鹏王晨霞,等. 水淬钢渣混凝土应力-应变全曲线试验研究[J]. 建筑结构学报,2019,40(08):163-169.(EI 收录)通信作者

[23] 曹芙波,唐磊杰,王晨霞,等. 冻融损伤后钢筋与再生混凝土黏结滑移性能试验研究[J]. 工程力学,2017,34(S1):244-251. (EI 收录)通信作者

[24] 曹芙波,尹润平,王晨霞. 冻融损伤后再生混凝土与钢筋黏结滑移性能梁式试验研究[J]. 建筑结构学报,2017,38(04):141-148(EI 收录)通信作者

[25] 曹芙波,王宇,王晨霞. 锈蚀钢筋再生混凝土黏结滑移梁式试验研究[J]. 建筑结构学报,2016, 37(5):297-305(EI 收录)通信作者

[26] 曹芙波,李骏骁,王晨霞,等. 锈蚀钢筋与再生混凝土黏结性能试验研究[J]. 建筑结构学报,2016,37(S2):143-151(EI 收录)通信作者

[27] 曹芙波,尹润平,王晨霞. 锈蚀钢筋再生混凝土梁粘结性能及承载力研究[J]. 土木工程学报, 2016(S2):14-19(EI 收录)通信作者

[28] 曹芙波,卢志明,王晨霞,等. 冻融循环后钢筋与再生混凝土黏结性能梁式试验有限元分析[J].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2019,35(6):1099-1110. (CSCD 收录)通信作者

[29] 曹芙波,侯玉良,王晨霞,等. 冻融后再生混凝土与钢筋黏结性能试验研究及微观结构分析[J]. 混凝土,2016(2): 17-20. (CSCD 收录)通信作者

[30] 曹芙波,王晨霞,刘龙刚,等. 锈蚀钢筋再生混凝土梁试验研究及刚度分析[J]. 建筑结构, 2015,45(10):49-55. (CSCD 收录)通信作者

[31] 曹芙波,丁兵兵,王晨霞,等. 锈蚀钢筋再生混凝土梁力学性能试验研究及 ANSYS 分析[J].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2015,37:35-40. (CSCD 收录)通信作者

[32] 吴瑾,王晨霞,徐贾,等. 疲劳荷载下锈蚀钢筋混凝土梁弯曲性能试验研究[J]. 土木工程学报,2012,45(10):118-124.(EI 收录)通信作者

以第一及通讯作者身份发表高水平论文50篇,SCI EI 收录30篇。

5、获得荣誉

第十届再生混凝土学术交流会“研究生优秀学术报告奖”指导老师,国家级奖项,福州大学;

第25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优秀论文二等奖”;

《建筑结构学报》2019年度“重点海外推送优秀论文”;

“星河奖”(城市安全)优秀论文银奖,2024;

第十七届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

第十六届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内蒙古自治区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优秀指导教师(2012,2014)。

伟德国际唯一巾帼建功荣誉称号(2012,2016)。

伟德国际唯一优秀学术论文(2009)。

全国高等院校多媒体课件竞赛二等奖(2009)。

6、主讲课程

《结构力学》;《工程力学》;《房屋建筑学》;《建筑力学》